(一)面向对象
《商品包装设计》面向视觉传达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,3学分,48学时,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。该课程具有较突出的综合性,既有包装设计中的图形、文字、色彩、编排等艺术元素,又涉及到包装结构、材料、印刷工艺等技术元素,还需结合消费心理学、市场营销学等商业元素,体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征。
(二)教学目标
(一) 思政育人目标
1.培养能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型包装设计人才。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及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。
2. 加深学生们对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认识,增强文化自信,树立爱国意识,使学生在春风化雨、润物无声中得到心灵的启迪与升华。
(二)知识、能力、素质目标
3. 知识目标:了解商品包装的历史、现状、发展趋势及相关法律法规;理解并掌握商品包装设计的相关概念、设计方法和设计规范等;熟悉并掌握常用包装的结构及其功能特点;了解与商品包装设计相关的材料属性和制作工艺。
4. 能力目标: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,并能准确捕捉包装设计行业发展动态;能从专业角度对包装设计作品进行合理的评价;能灵活使用设计软件准确表达创作意图;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的包装设计;能根据需求合理分析并解决复杂问题。
5.素质目标: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竟争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;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;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坚定的文化自信。
(三)主要内容
本课程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四大模块,并将思政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。第一模块:理论部分。通过商品包装设计基本知识介绍,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;第二模块:思维能力训练。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,使学生逐步起建立包装设计的思维模式;第三模块:方法实践。通过对商品包装设计常用方法的讲解,使学生掌握规范的设计方法,并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。第四模块:真题真做。将来源于包装设计大赛或企业委托的项目作为设计任务,对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进行检验。与此同时,结合专业中的传统文化特色、行业发展、工匠精神、国家政策、创新创业等范畴,有效丰富思政教学内容。
(四)课程特色
1.教学新模式
基于“成果产出导向”的教育理念,突出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育人目标,创建了“三环—六步—四阶”的教学新模式,破除课内与课外的屏障,实现了从教到学的转变、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升级。
2.教学新思路
构建了“艺工结合、产学融合、教研耦合”的“三合”教学新思路,改变了学生重“艺”轻“工”的现象,实现了艺术设计与包装工程的有机结合,提高了学生综合设计能力;与此同时,大量实践内容的融入,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。
3.教学新手段
基于异步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,建立了“学思辨用”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新方法,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,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改进。